随着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市场对中国聚乙烯(PE)进口市场的前景表现出了明显的担忧。这种担忧主要源于特朗普上一届执政期间中美贸易争端的升级,导致化工和塑料制品关税受到影响,供应链发生调整。
贸易争端的影响
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可能导致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进一步紧张。他曾提出对几乎所有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10%全面关税、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征收60%统一关税以及征收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关税等。这些政策若付诸实施,将进一步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利益,打击美国经济并威胁就业。对中国而言,这可能导致对美出口额大幅下降。
产能增长与进口市场
尽管存在贸易争端,中国的聚乙烯产能持续增长。2023-2024年期间,中国聚乙烯净进口量较2022年有所回升,截至2024年10月份,中国已经进口了约1200万吨聚乙烯,预计今年进口量有望超过2023年水平。这一趋势部分是由于中国新产能投产推迟所致,2024年中国聚乙烯产能预计约3180万吨,同比上涨仅2%。
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集中投产更多聚乙烯新产能,同比增长预计超过19%。生产商将重点放在专用料市场,如茂金属、PO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产品,预计中国聚乙烯自给率将继续提高,进口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激烈。
美国货源的影响
美国是中国聚乙烯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2024年1-10月份数据显示,美国货源约占总进口量的18%。尽管中国聚乙烯总体进口呈下降趋势,但美国货源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美国产能增长以及其具备成本竞争优势的上游乙烷资源。
美国在全球聚乙烯成本曲线中处于最具竞争优势的梯队,预计到2025年美国聚乙烯产能将接近2550万吨,2018-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4.8%。这使得美国成为全球主要的聚乙烯出口地,并扩大了在中国聚乙烯进口市场的份额。
结论
2025年一季度,随着新投产装置逐步提升负荷,以及前期停车的装置陆续重启,预计PE供应压力将上升,整体供需关系趋于宽松,现货价格或将承压。1月份供需矛盾预计最为显著,随着生产利润逐步压缩,预计2月、3月临停装置数量将增加,供应压力或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总体上仍处于供应偏宽状态。(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